琵琶仙

颦月笼寒,奈相见、旧日东阑愁凭。
溪上空掩,微云蘋波澹无影。
酸一点、离心似酒,被前浦、雁声吹醒。
断甃通潮,遥岚阁雨,幽恨销凝。
问何处、怨鹤啼烟,但凉翠濛濛湿萝磴。
依约远山眉样,待霜娥开镜。
风笛冷、春欺倦柳,剩断桥、几缕摇暝。
早又深烛单衫,悄归渔艇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忧愁的月夜场景,像一幅水墨画般朦胧伤感。

上片从月亮写起,用"颦月"形容月亮像皱眉一样,营造出凄凉的氛围。诗人站在溪边栏杆旁,看着微云掠过水面却留不下倒影,暗示往事如烟、无处追寻。心里酸楚得像喝了酒,却被大雁的叫声惊醒,断墙、远山、细雨都凝结着说不出的愁绪。

下片用"怨鹤啼烟"进一步渲染哀怨气氛,湿漉漉的山路、隐约的远山都像女子含愁的眉眼。冷风中的笛声欺负着疲惫的柳树,断桥在暮色中摇晃。最后镜头转到室内,烛光下穿着单薄衣衫的人默默回到渔船,留下无限孤寂。

全词妙在: 1. 通篇不说"愁"字,却用月亮皱眉、酸酒、断桥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愁绪 2. 像电影镜头般由远及近,从天空月亮拍到水面倒影,最后定格在人物特写 3. 把自然景物拟人化,说笛声"欺负"柳树,让景物也带着感情色彩 4. 结尾"悄归渔艇"给人意犹未尽之感,仿佛故事还在继续

这首词适合在安静的夜晚慢慢品味,能让人感受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心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