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亭怨慢 仲修山长出斜阳烟柳卷子,为复堂填词第六图,属题是阕。时予亦将别武昌矣
是谁画、玉骢吟路。
一座旗亭,两行烟树。
鬓冷枫桥,小红低按钿箫谱。
恨悰颦语。
都变了,天涯絮。
坐暝向莺帘,又掠到、樽边花雨。
谁悟。
只偷声减字,幻作断肠词侣。
斜阳未远,可留在、曲廊朱户。
倚玉笛、共向江城,忍偷送、夜潮声去。
更圣解桃花,同把梦魂新煮⑴。
一座旗亭,两行烟树。
鬓冷枫桥,小红低按钿箫谱。
恨悰颦语。
都变了,天涯絮。
坐暝向莺帘,又掠到、樽边花雨。
谁悟。
只偷声减字,幻作断肠词侣。
斜阳未远,可留在、曲廊朱户。
倚玉笛、共向江城,忍偷送、夜潮声去。
更圣解桃花,同把梦魂新煮⑴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卷,像是用文字勾勒出的水墨画。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:
1. 画面感极强的开篇 开头用"玉骢吟路""旗亭烟树"等意象,像电影镜头般展开:一匹白马走在诗人吟诗的路上,路边酒旗飘扬,两排烟柳朦胧。这些景物都蒙着淡淡的忧郁色彩。
2. 音乐中的离愁 "小红低按钿箫谱"写歌女低头吹箫的场景,箫声本就有哀怨之感。后文"天涯絮""樽边花雨"等比喻,把离愁比作飘散的柳絮和落花,突出漂泊无依之感。
3. 时光流逝的感慨 "斜阳未远"看似写景,实则暗指美好时光即将逝去。"曲廊朱户"的华丽与"夜潮声去"的消逝形成对比,表达对过往的留恋。
4. 结尾的奇幻转折 最后"同把梦魂新煮"的想象十分独特,把桃花和梦魂一起"煮",用超现实的烹饪意象,表达要将美好记忆永远封存的心愿。
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音乐意象,把离别时的不舍、对往昔的追忆,以及想要留住美好瞬间的渴望,都融汇在如画的意境中。语言优美但不晦涩,情感真挚动人,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淡淡的、挥之不去的惆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