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寄莫五北上(乙未)
重安汀前雪映天,知君此时到其閒。
两夫舁之担一肩,荒荒瑟瑟山复山。
子行十日我西还,播城雪夜雨似绵。
以吾念子衣枕寒,知子于吾亦悬悬。
人事乖迕堪浩叹,隔六十里乃天渊。
旧约送子意颇繁,既去矣复从何言。
少年科第世俗便,一日声名即圣贤。
子兮织锦古斑斑,媚世复解渲牡丹。
又始弱冠谁不妍,金门玉堂无子艰。
念我才具未老坚,论献远愧晁贾班。
折腰屈膝又所难,自计岂能事上官。
虽云汝坟迫周磐,密缝之心亦可怜。
取彼偿此心已酸,况又未操必得权。
吾以此乃今闭关,纵有贵命宁弃捐。
父母俱存兄弟全,痴儿问字妻纺棉。
讵免身劳心以安,但无远别吾终焉。
子今偕计趋春官,历鍊骏骨阅山川。
河声岳色浩漫漫,吞纳胸中同郁盘。
独慨宿学近颇悭,罕聚辇毂散若烟。
阮程二老海内观,子往谒之问渊源,必有告子乎勉旃。
高堂虽老健加餐,长昆弱弟善承颜。
及兹馀晖快著鞭,木天固有君旧毡。
然止藉此为亲欢,得意慎勿受所牵。
明年驰传归白田,阿爷携子笑欲颠。
阿娘抚子衣锦鲜,孺人见子屏风边。
我从山中系行缠,秋堂与子对床眠。
听子闻见胜今年,作诗一笑随风传。
两夫舁之担一肩,荒荒瑟瑟山复山。
子行十日我西还,播城雪夜雨似绵。
以吾念子衣枕寒,知子于吾亦悬悬。
人事乖迕堪浩叹,隔六十里乃天渊。
旧约送子意颇繁,既去矣复从何言。
少年科第世俗便,一日声名即圣贤。
子兮织锦古斑斑,媚世复解渲牡丹。
又始弱冠谁不妍,金门玉堂无子艰。
念我才具未老坚,论献远愧晁贾班。
折腰屈膝又所难,自计岂能事上官。
虽云汝坟迫周磐,密缝之心亦可怜。
取彼偿此心已酸,况又未操必得权。
吾以此乃今闭关,纵有贵命宁弃捐。
父母俱存兄弟全,痴儿问字妻纺棉。
讵免身劳心以安,但无远别吾终焉。
子今偕计趋春官,历鍊骏骨阅山川。
河声岳色浩漫漫,吞纳胸中同郁盘。
独慨宿学近颇悭,罕聚辇毂散若烟。
阮程二老海内观,子往谒之问渊源,必有告子乎勉旃。
高堂虽老健加餐,长昆弱弟善承颜。
及兹馀晖快著鞭,木天固有君旧毡。
然止藉此为亲欢,得意慎勿受所牵。
明年驰传归白田,阿爷携子笑欲颠。
阿娘抚子衣锦鲜,孺人见子屏风边。
我从山中系行缠,秋堂与子对床眠。
听子闻见胜今年,作诗一笑随风传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写给好友莫友芝的一首送别诗,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:
1. 送别与牵挂 诗的开头描绘了雪天送别的场景,"重安汀前雪映天"营造出清冷的氛围。诗人想象朋友在荒凉的山路上独行("两夫舁之担一肩"),而自己在播城雨夜辗转难眠,彼此牵挂却相隔六十里,这种"想你想得睡不着"的直白表达非常动人。
2. 两种人生选择的对比 诗人用对比手法写出两种人生:朋友是"少年科第"的才子,像鲜艳的牡丹般受人赏识,前途光明;而自己则像古朴的织锦,宁愿过清贫但自在的生活("自计岂能事上官")。这种坦诚的自我剖析很有感染力。
3. 家庭温暖的慰藉 诗中段描写了自己的平淡生活:父母健在、兄弟和睦,妻子织布,孩子识字。虽然清苦,但"但无远别吾终焉"道出了知足常乐的心态。这种对家庭温暖的珍视,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。
4. 对朋友的殷切嘱咐 诗人像兄长般叮嘱朋友:要珍惜拜谒名师的机会("阮程二老"指当时著名学者),要趁父母健在时努力("及兹馀晖快著鞭"),但不要被功名束缚("得意慎勿受所牵")。最后还温馨想象朋友衣锦还乡时全家团聚的场景。
5. 真挚的友情承诺 结尾的"秋堂与子对床眠"承诺重逢夜话,这种"等你回来彻夜长谈"的约定,让离别的伤感中带着温暖的期待。
全诗语言朴实如家常话,既有"雪夜想你"的深情,又有"我种田你当官"的豁达,还有"功名虽好别忘了家"的叮咛,像一封掏心窝子的长信,展现了传统文人之间难得的人情味。诗中关于事业选择、家庭责任、朋友情谊的思考,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。
郑珍
(1806—1864)贵州遵义人,字子尹,号柴翁。道光十七年举人,选荔波县训导。咸丰间告归。同治初补江苏知县,未行而卒。学宗许郑,精通文字音韵之学,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。有《礼仪私笺》、《轮舆私笺》、《说文新附考》、《巢经巢经说》、《巢经巢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