绛都春
京华逸史。
判妍丑笔端,阳秋皮里。
北里教坊,旧志荒芜都难比。
余霞况更无边丽。
抵多少、西昆诗体。
倘千年后,流连菊部,耐人寻味。
渐渍。
香痕点点,叹容易泯没,细追前事。
磈礧借浇,诉尽才人牢愁意。
三年不灭怀中字。
论风格、应无余子。
后人如解怜才,料应悟此。
判妍丑笔端,阳秋皮里。
北里教坊,旧志荒芜都难比。
余霞况更无边丽。
抵多少、西昆诗体。
倘千年后,流连菊部,耐人寻味。
渐渍。
香痕点点,叹容易泯没,细追前事。
磈礧借浇,诉尽才人牢愁意。
三年不灭怀中字。
论风格、应无余子。
后人如解怜才,料应悟此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绛都春》是一首充满情感和个人感慨的词作,它以一种优美而深沉的方式,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以及诗人情怀的思考和怀念。
首先,作者提到了对京华(京都)的文化和历史的回忆。这里的“京华”指的是京都的繁华和文化底蕴。作者使用“判妍丑笔端,阳秋皮里”来形容对美的分辨和对历史的评价,就像古代的《春秋》一样,既有批评也有赞誉。在这里,作者对那些曾经在教坊和北里表演的艺人给予了赞赏,但是也提到这些记载都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和难辨。
接下来,作者通过比喻“余霞况更无边丽,抵多少、西昆诗体”,说明了这些美好的记忆如同晚霞一样美丽,但又如同西昆体的诗歌一样,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。在这里,西昆体是指一种讲究修辞和典故的诗歌风格,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文学特色。
然后,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设,即如果这些美好的回忆能保存到未来,它们会让人回味无穷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记忆和情感可能会变得稀疏而模糊,但作者希望这些美好的瞬间能够被保留下来,让后人细细品味。
最后,作者感伤地感叹,虽然这些美好的事物容易消逝,但是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字,这些文字如同怀中的字迹一样,即使经过了三年的时间也不会磨灭。作者认为这些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是无可替代的,即使是在后来的年代里,也很难找到类似的作品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词通过回忆和感慨,表达了对古代文化、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以及那些美丽而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的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