赋得柳色春藏苏小家

望得湖边柳,遥藏小小家。
春光惊漏泄,嫩色自交加。
但见青楼护,从教绿柳遮。
新眉今日锁,古径昔年斜。
粉壁千条绾,妆台半面赊。
几回香冢上,飘拂翠云遐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湖边柳色掩映下的一处人家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。

开篇"望得湖边柳"直接带我们进入画面:远远望去,湖边的柳树后隐约藏着"小小家"(苏小家)。这里用"藏"字很妙,既写出柳枝的茂密,又给这户人家增添了神秘感。

中间部分用拟人手法写柳树:春光像是从柳枝间"漏"出来的,嫩绿的柳叶层层叠叠。柳树既像守护青楼的卫士,又像害羞的少女用绿枝半遮面。诗人把柳条比作"新眉"(新画的眉毛),把柳枝掩映的小路比作"古径",古今交融中透着雅致。

后段更富想象力:柳条像缠绕在粉墙上的丝带,又像半隐半现的梳妆台。最动人的是结尾,诗人想象柳枝随风轻拂香冢(可能是美人墓),翠绿的柳条宛如遥远的云霞。这里把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春光交织,留下淡淡哀愁。

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,通过柳树这个媒介,把湖光、人家、妆台、古径等元素串联起来。诗人没有直接写人,但透过"青楼""妆台""香冢"这些意象,让人感受到这里曾有的故事。最难得的是那份含蓄的美——就像诗中的柳枝,既遮挡又透露,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