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园春

短发飞霜,病骨禁秋,触绪自惊。
忆琴堂旧梦,笙歌日暮,东陵新艺,溪壑云横。
一寸愚衷,千年苯调,盐米堆中安此生。
还堪遣,有梁间语燕,树里啼莺。
天公底事能平。
只岁序、催人同此情。
任春华婉媚,骎骎老大,秋光圆满,渐渐亏盈。
卷熟残书,杯深浊酒,销却胸头哀与荣。
擘愁处,听空阶促织,尺寸须成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,在秋天触景生情,回忆往昔的感慨。全词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无常、岁月催人的深沉感悟。

上阕开头"短发飞霜,病骨禁秋"用头发花白、病弱身躯点明主人公年老体衰的状态。接着通过对比手法,将过去在琴堂(象征富贵生活)笙歌宴饮的快乐时光,与如今在溪壑云横(象征清贫隐居)的生活相对照。"盐米堆中安此生"这句特别生动,说现在只能在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中度过余生,但好在还有梁间燕子、树上黄莺相伴,在简单生活中找到慰藉。

下阕转入更深层的思考。"天公底事能平"是问老天爷为何如此不公,但马上意识到岁月对所有人都一样无情。用"春华婉媚"到"秋光圆满"再到"渐渐亏盈"的意象,暗喻人生从青春到衰老的自然规律。"卷熟残书,杯深浊酒"的日常生活描写,展现了用读书喝酒来消解心中荣辱得失的豁达。结尾"听空阶促织"的蟋蟀声,暗示时光流逝之快,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。

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平和。没有华丽的辞藻,就像一位智慧老者在炉边娓娓道来,把对生命的理解融入日常景物中。特别是最后用蟋蟀声作结,让整首词的意境余韵悠长,让读者也能在平凡生活中体会到生命的诗意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