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史图歌
霜绡数幅八月天,綵龙引凤堂堂然。
小载萧仙穆公女,随仙上归玉京去。
仙路迢遥烟几重,女衣清净云三素。
胡髯毵珊云髻(一作辔)光,翠蕤皎洁琼华凉。
露痕烟迹渍红(一作清江)貌,疑别秦宫初断肠。
此天(一作去)每在西北(一作北斗)上,紫霄洞客晓烟(一作相)望。
小载萧仙穆公女,随仙上归玉京去。
仙路迢遥烟几重,女衣清净云三素。
胡髯毵珊云髻(一作辔)光,翠蕤皎洁琼华凉。
露痕烟迹渍红(一作清江)貌,疑别秦宫初断肠。
此天(一作去)每在西北(一作北斗)上,紫霄洞客晓烟(一作相)望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萧史图歌》描绘了一个浪漫的神仙爱情故事,用绚丽的画面感带我们进入奇幻的仙境世界。
前四句像电影开场:在秋高气爽的八月,展开几幅白绢画作,画中彩龙引凤的场面盛大辉煌。画里记载着萧史(传说中的仙人)带着秦穆公的女儿,一起飞升仙界的场景。这里用"堂堂然"形容仪仗的壮观,用"小载"这个反差萌的用词,让神仙故事显得亲切。
中间四句转入仙界旅途:通往仙境的路云雾缭绕,女子的衣裳像白云般素净。诗人用"胡髯毵珊"形容萧史蓬松的胡须,"翠蕤皎洁"描写女子头饰的晶莹剔透,这些精致的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。"露痕烟迹"句最妙,说女子脸上还带着人间泪痕,暗示她刚离开凡尘时的不舍。
最后两句把镜头拉远:仙界总在西北方向(古人认为神仙居所位于西北),那些修道之人清晨就能望见紫气东来的仙踪。这里的"紫霄洞客"指修道者,他们仰望仙踪的样子,正好与开头的画作形成首尾呼应。
全诗最动人的是把神话故事写得既瑰丽又有人情味。特别是"疑别秦宫初断肠"这句,让仙女有了凡人的情感,她不是冷漠的神仙,而是会为离别伤心的真实女子。诗人用"露痕烟迹"这样的细节,让飘渺的仙境故事有了真实的温度。
鲍溶
鲍溶,字德源,生卒年、籍贯不详,元和四年进士,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。晚唐诗人、诗论家张为著《诗人主客图》,尊鲍溶为“博解宏拔主”.将他与“广大教化主”白居易、“高古奥逸主”孟云卿、“清奇雅正主”李益、“清奇僻苦主”盂郊、“瑰奇美丽主”武元衡并列。为“六主”之一。宋代欧阳修、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