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借杜鹃鸟的啼叫声,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际遇的感慨。全诗以杜鹃鸟的悲鸣为线索,层层递进地展开情感。
开头四句描绘杜鹃在月光下凄凉啼叫的场景,暗示无人理解的孤独。"今人谁与语"道出现实中知音难觅的苦闷,而"故主自呼名"则暗含对往事的追忆。中间四句用"啼血"的典故,将杜鹃啼声比作泣血,表达难以释怀的遗憾。"转喉曾有讳"暗示说话要谨慎,而"弄舌似犹生"又表现出生动的形象。
后四句转入更深的思考。"姓字诸禽识"说连鸟儿都记得名字,但"君臣易世轻"却道出时代更迭中人情淡薄。最后以"提壶无意绪"作结,用醉后飞鸣的形象,传达出一种借酒消愁、放任自我的复杂心境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通过一只鸟的叫声,写出了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坚持。杜鹃的啼叫既是自然现象,又被赋予深厚的人文情感,让读者感受到历史沧桑中那些无法言说的惆怅。诗中鸟与人的情感相互映照,形成含蓄而深沉的意境。
林希逸
福州福清人,字肃翁,号竹溪、庸斋。理宗端平二年进士。善画能书,工诗。淳祐中,为秘书省正字。景定中,迁司农少卿。官终中书舍人。有《易讲》、《考工记解》、《竹溪稿》、《鬳斋续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