潇湘逢故人慢 送王亦世归汉阳兼寄怀人
西风湘楚,正湘竹如啼,湘禽如舞。
湘岸飞湘雨。
更渌水微波,青山可数。
几幅烟帆,采不尽、白蘋红杜。
想此际,仙令归舻,一派江山今古。
女娥祠,巴子国,看历历晴川,萋萋芳树。
风外催津鼓。
恰人在洞庭,秋盈橘浦。
官舫瑶琴,总弹破、沙清月苦。
倩楚塞、白雁同归,并寄阿戎此语。
湘岸飞湘雨。
更渌水微波,青山可数。
几幅烟帆,采不尽、白蘋红杜。
想此际,仙令归舻,一派江山今古。
女娥祠,巴子国,看历历晴川,萋萋芳树。
风外催津鼓。
恰人在洞庭,秋盈橘浦。
官舫瑶琴,总弹破、沙清月苦。
倩楚塞、白雁同归,并寄阿戎此语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湘江送别的画卷,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深厚情感。
上片以湘江秋景开篇,用四个"湘"字串联起动态画面:西风吹拂湘楚大地,湘妃竹在风中如泣如诉,水鸟翩翩起舞,江岸飘着细雨。接着镜头拉远,清澈的江水微波荡漾,远处青山清晰可数,几叶白帆点缀江面,岸边开满白蘋红杜(两种水生植物)。最后将视线聚焦在友人归去的船上,感叹眼前这片承载古今的壮美江山。
下片转入怀人主题。先列举湘楚名胜(女娥祠、巴子国),描绘汉阳晴川阁的明朗景色。突然笔锋一转,渡口的鼓声催促离别,而此时作者正在洞庭湖畔,看着秋日橘浦丰收的景象。官船上的琴声仿佛能穿透清冷的月光,将思念之情寄托给飞过楚地的白雁,请它把这份情谊带给远方的友人。
全词特色在于: 1. 巧妙运用重复的"湘"字,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2. 色彩运用鲜明(白帆、红杜、晴川),动静结合(飞雨、微波、津鼓) 3. 将送别、写景、怀人自然融合,最后借白雁传情的想象格外动人 4. 通过今昔对比("一派江山今古")展现时空的辽阔感
词中既有"采不尽"的生机盎然,也有"弹破沙清月苦"的孤寂,最终都化作对友人的深情嘱托,展现了送别时复杂而真挚的情感。
陈维崧
陈维崧(1625~1682)清代词人、骈文作家。字其年,号迦陵。宜兴(今属江苏)人。清初诸生,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。54岁时参与修纂《明史》,4年后卒于任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