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事近·花底一声莺

花底一声莺,花上半钩斜月。月落乌啼何处,点飞英如雪。
东风吹尽去年愁,解放丁香结。惊动小亭红雨,舞双双金蝶。

译文及注释

花底一声莺(yīng),花上半钩斜月。月落乌啼何处,点飞英如雪。
花丛下面夜莺一声鸣唱,花丛上面斜挂着如钩般弯弯的半个月亮。要问月下那鸟儿在何处啼叫?看,前方花枝颤动落英如同雪花飘飘。
飞英:飞舞在空中的落花。

东风吹尽去年愁,解放丁香结。惊动小亭红雨,舞双双金蝶(dié)
东风吹来已把去年的愁绪一扫而光,催动着丁香花蕾朵朵绽放。金色的蝴蝶双双飞舞在小亭旁,惊动了花儿的安静,红花似雨洒落在地上。
东风吹尽去年愁,解放丁香结:意指东风吹散了丁香花满腹的愁闷,如今它可以尽情绽放了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花丛下面夜莺一声鸣唱,花丛上面斜挂着如钩般弯弯的半个月亮。要问月下那鸟儿在何处啼叫?看,前方花枝颤动落英如同雪花飘飘。东风吹来已把去年的愁绪一扫而光,催动着丁香花蕾朵朵绽放。金色的蝴蝶双双飞舞在小亭旁,惊动了花儿的安静,红花似雨洒落在地上。

注释
飞英:飞舞在空中的落花。
东风吹尽去年愁,解放丁香结:意指东风吹散了丁香花满腹的愁闷,如今它可以尽情绽放了。

鉴赏

这首咏春词写出了从月落乌啼到天明之后一段时间春色之美。上片写天明之前花鸟的萌动。这时候曙色朦胧,但报晓的黄莺已经在花底发出了第一声啼叫。月落乌啼之处,晓风阵阵,飞英如雪,以花儿凋谢开放为标志,自然界旧的在不断离去,新的纷至沓来,新的一天开始了。下片写白天的浩荡春景,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前二句写东风劲吹,吹尽了冬天的寒冷,也为人们吹尽了去年的哀愁;它吹绽了丁香花蕾,像是为花儿解开了郁结的愁思。结尾二句写双双金蝴蝶翩翩飞舞,惊动园中小亭那儿落红如雨,尤显出春之热闹。全片描写精工细致,富有图画之美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夜到清晨的细腻画面,充满动态美感与生命活力。

上片从听觉切入:花丛里突然传来黄莺啼叫,抬头看见一弯新月挂在花枝上。随后月亮西沉,乌鸦啼叫声不知从何处传来,风吹落花瓣如雪片纷飞。这里用"点"字形容花瓣飘落,仿佛被鸟啼声轻轻点落的雪花,赋予画面轻盈的灵动感。

下片转向情感抒发:春风吹散了积压的旧愁,连丁香花都舒展了愁结(古人常用丁香结象征愁绪)。这阵春风惊动了小亭边的红花,花瓣如雨飘落,引得一对金蝶在花雨中翩翩起舞。最后"双双金蝶"的意象,既暗示春天万物成双的生机,又暗含作者愁绪消解后的愉悦。

全词妙在三个特点:1) 用声音串联画面,从莺啼到乌啼再到无声的蝶舞,形成听觉韵律;2) 将无形春风写得极具力量感,能"吹尽愁"、"解放花"、"惊动雨";3) 通过飞英如雪、红雨金蝶的色彩碰撞,展现春天绚烂又短暂的美。看似写景,实则传递出冬去春来、愁绪转欢的生命感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