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水峻山多古黄杨树予为置二株庵前

闰厄无人见,山深携汝回。
暮蝉哀不去,秋草喜同来。
梁栋随明世,茅茨合短才。
千年如碍日,能记野翁栽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深山里发现了两棵古老的黄杨树,把它们移栽到自己的草庵前,并由此引发的感慨。

前两句说这两棵树在深山里无人赏识("闰厄"指被埋没),现在被诗人带回来。三四句用拟人手法:暮蝉在树上哀鸣不愿离去,秋草也欢喜地与新邻居一起生长,说明树木移植后依然充满生机。

中间两句是诗人的自嘲:这些树本可以成为栋梁之材(比喻人才),但在太平盛世反而显得多余,就像自己这个住在茅草屋的普通人一样没什么大用。最后两句最妙:千年古树虽然高大得似乎能遮挡阳光("碍日"),但它们会永远记得是被我这个山野老翁栽种的,暗示平凡人也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微小但真实的印记。

全诗通过移树这件小事,表达了"平凡生命也值得被铭记"的哲理。诗人用古树自比,既谦虚地说自己才能有限,又自豪地表示再微小的存在也有其价值,这种矛盾心理通过日常景物自然流露,读来亲切又深刻。

傅汝舟

傅汝舟(1476~1557年),初名舟,字远度,又字木虚,号磊老、丁戊山人等,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区)人。其家初住朱紫坊,后迁丁戊山(嵩山)登龙巷。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,通天象、堪舆,兼晓黄白炼丹术,曾遍游桂、湘、鄂、齐、鲁等地,求仙访道。好为画,工行草,与高濲齐名。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。明正德年间,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,一时诗人云集。著有《傅山人集》、《傅木虚集》、《继傅山人集》、《唾心集》、《步天集》、《英雄失路集》各2卷,《拔剑集》3卷,《箜篌集》2卷,《拘虚集》5卷,《丁戊山人集》3卷,《合廾呓弃存稿》6卷,《粤吟稿》1卷,尚有杂著多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