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德诗三首 其二

灵飙起回浪,飞云腾逆鳞。
苟擢南阳秀,固集三造宾。
缅怀结寂夜,味藻咏终晨。
延伫时无遘,谁与拂流尘。
眇情寄极眄,萧条独遨神。
相忘东溟里,何晞西潮津。
我崇道无废,长谣想义人(○同上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寻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第一段(前四句)用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象起兴,就像突然刮起的旋风掀起波浪,飞云像逆鳞一样奔腾。这里暗喻人生际遇的变化无常,但诗人认为只要拥有像南阳诸葛那样的才华品德,自然能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("三造宾"指多次来访的贵客)。

第二段(中间六句)写诗人独处时的精神世界。整夜沉浸在寂静中思考,从黎明就开始吟咏诗篇。他长久等待却遇不到知音,无人能理解他高洁的情怀。只能将渺远的情思寄托在远眺之中,独自在精神世界遨游。就像鱼儿在东海中自在游动,何必期盼西方的潮水。

第三段(最后两句)点明主旨:诗人崇尚的道德理想永不磨灭,通过长声歌咏来追慕古代重义之人。这里的"义人"可能指诸葛亮等历史典范。

全诗通过风云变幻的意象、独处冥想的场景,表达了在浮躁世界中坚守高尚品德的决心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举世皆浊我独清"的孤傲,以及"不求他人理解"的精神独立性,就像现代人在功利社会中依然坚持理想的样子。诗中"相忘东溟里"的洒脱,尤其能引起当代人的共鸣。

张翼

(?—264)三国蜀犍为武阳人,字伯恭。刘备定益州,为书佐,迁蜀郡太守。刘禅时,历官尚书,左车骑将军,领冀州刺史。景耀末,魏军数道并攻,与姜维拒守剑阁。刘禅降,乃与维降魏。明年,至成都,为钟会乱兵所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