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发昭应

行人见雪愁,初作帝乡游。旅店开偏早,乡帆去未收。
灯残催卷席,手冷怕梳头。是物寒无色,汤泉正自流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寒冷清晨出发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冬日的萧瑟和游子的孤寂。

开头两句点明背景:行人看到积雪就发愁,因为他要开始一段前往京城的旅程。这里"帝乡"指京城,暗示这是一段为前程奔波的旅途。

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旅途艰辛:旅店为了赶路的客人早早开门,河上的船帆还没收起(说明天还没大亮)。残灯催促着收拾行囊,冻僵的手连梳头都困难。这些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冬日早行的不易。

最后两句形成巧妙对比:眼前万物都冻得失去了颜色,但温泉却依然流淌。这里"汤泉"的暖意与全诗的寒意形成反差,既暗示自然界的生命力,也暗含诗人对温暖的向往。

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,通过"灯残""手冷"等生活化描写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寒冷的清晨,体会到旅人面对严寒依然要上路的无奈。最后温泉的意象又给人一丝慰藉,展现了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腻和面对困境的豁达。

项斯

项斯(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),字子迁,晚唐著名诗人,台州府乐安县(今浙江仙居)人。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,诗达长安,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,官终丹徒尉,卒于任所。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,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。他的诗在《全唐诗》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,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。项斯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传于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