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好的,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:
这首诗名为《漳州院中桂花》。首先,诗人描述了漳州的气候和环境。在炎热的海洋气候中,花儿的开放时间常常受到挑战。然而,在秋季,桂花却在此地盛开,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惊喜。
“炎海愆花信,高秋著桂丛。”这里的“炎海”可能指的是漳州靠海、气候炎热的地方特色。“愆花信”是指这种炎热环境让许多花卉难以开放。但是到了“高秋”(即深秋),桂花(“桂丛”)却在此盛开,形成一片美丽的景象。
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桂花的独特之处。“众芳萧瑟后,独秀草亭中。”即使其他花朵因寒冷而凋零,桂花依然在后独放异彩,展示了它的坚韧和独特之处。“独秀”二字突出了桂花在萧瑟的季节里依然能盛开的特性。
“泫露金茎似,飞霜玉树同。”这里描述了桂花的形态美。露水滴在桂花上,让桂花的茎看起来如金子般闪耀。“飞霜玉树同”则描绘了霜降之时,桂花依然如同玉树般屹立不倒,即使面对严寒也毫不退缩。
最后的句子“明朝复长路,开落任天风。”这里的“明朝复长路”意味着无论前路如何,桂花都将继续盛开。“开落任天风”则表达了桂花任凭自然风雨的洗礼,无论是开放还是凋零都顺其自然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赞美了漳州桂花在炎热和寒冷中的坚韧和美丽。无论环境如何变化,桂花都能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顺其自然、任风雨洗礼的人生态度。
汪道昆
(1525—1593)徽州府歙县人,字伯玉,号南明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。授义乌知县,教民讲武,练成义乌兵。后与戚继光募义乌兵破倭寇。文章简而有法,常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相切磋。官至兵部侍郎,世贞亦曾任此官,天下因而称为两司马。有《太函副墨》、《太函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