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愧

多负悬弧礼,危时隐薜萝。有心明俎豆,无力执干戈。
壮士难移节,贞松不改柯。缨尘徒自满,欲濯待清波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《自愧》表达了一个人在动荡年代中的内心挣扎和自我反省。

前两句("多负悬弧礼,危时隐薜萝")写诗人觉得自己辜负了传统的礼仪和责任,在乱世中只能隐居避世。"悬弧"指古代男子出生时挂弓箭的习俗,象征责任;"薜萝"是隐士常穿的植物,代表隐居生活。

中间四句("有心明俎豆,无力执干戈。壮士难移节,贞松不改柯")是核心矛盾:诗人内心渴望维护礼法("俎豆"指祭祀器具,代表传统文化),但现实中没有能力拿起武器改变乱世。不过,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气节,像松树一样不改变本性。

最后两句("缨尘徒自满,欲濯待清波")是自我感叹:帽子沾满灰尘(象征世俗的污浊),想洗干净却只能等待清澈的水流(比喻等待清明的时代)。

全诗的魅力在于真实展现了普通人在乱世中的无奈——有理想却无力实现,但又不愿放弃原则。诗人用"松树""清水"等简单意象,让读者感受到他洁身自好的品格,这种坚守在困境中显得格外动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