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夕

梦家家不到,秋半复怀归。
落叶见行马,寒城催捣衣。
鸿飞潞水急,云过楚峰稀。
惟有中秋月,能扬万里辉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秋天夜晚的思乡之情,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。

首联"梦家家不到,秋半复怀归"直白地表达了想家却回不去的无奈——梦里都回不了家,到了中秋时节更添乡愁。这种情感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都能感同身受。

中间两联用四个生动的秋天意象勾勒出游子眼中的世界: 1. "落叶见行马":落叶纷飞中看到匆匆赶路的马匹,暗示自己漂泊在外 2. "寒城催捣衣":天冷了,城里传来捣衣声(古人制冬衣的工序),更觉孤单 3. "鸿飞潞水急":大雁南飞,河水湍急,时光飞逝的紧迫感 4. "云过楚峰稀":浮云掠过,楚地山峰若隐若现,暗示故乡遥远

尾联"惟有中秋月,能扬万里辉"是点睛之笔:虽然与家人相隔万里,但至少我们共享同一轮明月。这个意象既浪漫又温暖,把思乡的苦涩转化成了跨越空间的情感联结。

全诗妙在: - 用落叶、捣衣声等日常事物营造秋日氛围 - 通过"见、催、飞、过"等动词让景物活起来 - 最后用明月作情感出口,哀而不伤 就像现代人看着月亮给家人发微信说"你看今晚月亮真圆"一样,古今思乡之情其实相通。

周复俊

(1496—1574)苏州府昆山人,字子吁,号木泾。嘉靖十一年进士。授工部主事,历四川、云南左右布政使,官至南京太仆寺卿。弱冠与王同祖、顾梦圭并称“昆山三俊”。居官贞介,里居闭门谢客。有《东吴名贤记》、《泾林集》、《全蜀艺文志》、《玉峰诗纂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