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对鹤被迫分离的悲伤故事,用简单自然的意象传递了深沉的离别之痛。
开篇"双鹤出云溪"像电影镜头般展现两只鹤从云雾缭绕的溪边起飞,但随即"分飞各自迷"——它们被迫分开,迷茫地飞向不同方向。这里用鹤的分离暗示人间离别,画面感很强。
中间四句用具体细节加深这种哀伤:空巢孤悬松树顶端,折断的羽毛坠入江泥,失去伴侣的鹤遇到水也不喝,看见树林也不停留。这些反常行为生动表现了离别后的失魂落魄,就像人伤心时会茶饭不思一样。
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主题:离别催人老,万里相隔的双方都沉浸在凄风苦雨中。"万里两凄凄"这个结尾尤其动人,用空间距离的遥远和天气的阴冷,把分离的痛苦具象化了。
全诗妙在通篇写鹤,实则写人。没有直接说"我多难过",而是通过鹤的遭遇让读者自然体会到这种痛苦。这种借物抒情的写法,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,是古典诗词常用的智慧。今天我们读到"折羽落江泥"这样的句子,依然能立刻联想到人生中那些被迫分开的遗憾时刻。
张籍
张籍(约767~约830),唐代诗人。字文昌,汉族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,郡望苏州吴(今江苏苏州)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著名诗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妇怨》《采莲曲》《江南曲》。《张籍籍贯考辨》认为,韩愈所说的“吴郡张籍”乃谓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书·张籍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史传材料,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