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表达了对宋代学术风气的批评和对真正儒家精神的推崇。
前两句"生平怕读宋残书,竞指真儒作伪儒"是说:作者一生都不喜欢读宋代那些残缺不全的书籍(可能指当时流传的理学著作),因为当时人们把真正的儒家学者反而说成是假儒者。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宋代学术风气的不满。
后两句"一自先生崇俎豆,至今道脉盛姑苏"意思是:自从王端毅先生(诗中提到的)开始尊崇儒家正统("俎豆"是祭祀用的礼器,象征儒家正统),直到现在,真正的儒家传统在姑苏(苏州)地区一直很兴盛。
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,批评了宋代学术的弊端,同时赞扬了王端毅先生对儒家正统的坚守和传承。诗中"真儒"与"伪儒"的对比,突出了作者对儒家正统的重视。最后提到姑苏地区儒家道统的兴盛,也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文化传承的欣慰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