陵阳歌

陵阳城头落日黄,陵阳城下水茫茫。
楼中少妇吹羌笛,时有征人思故乡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《陵阳歌》是一首描绘边塞军人思乡之情的短诗,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情感。

前两句写景:夕阳把陵阳城头染成昏黄色,城下河水无边无际地流淌。这两个画面一静一动,用落日和流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,为后面的思乡情绪埋下伏笔。

后两句写人:城楼里的年轻妻子正在吹奏羌笛(一种少数民族乐器),笛声让远行的军人忍不住想起家乡。这里"时有"二字很巧妙,说明不是偶尔想起,而是听到笛声就会触动乡愁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"无声胜有声"。诗人没有直接写军人如何痛苦,而是通过"落日黄""水茫茫"的苍凉景色,加上笛声这个催化剂,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无法言说的思念。妻子在城楼吹笛,军人在远方听笛,两个画面隔着空间却通过音乐相连,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白的抒情更有力量。

简单说,这首诗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:夕阳、孤城、流水、笛声,几个元素组合在一起,不需要太多解释,自然就能让人感受到古代军人保家卫国时,心底那份对家乡的牵挂。

汪珍

宁国太平人,字聘之。博学工诗,隐居黄山下,时称南山先生。有《南山先生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