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白龙洞刘道人歌①

玉走金(拓本作兔走乌)飞两曜忙,始闻花发又秋霜。
徒誇篯寿千来岁,也似云中一电光。
一电光,何太速,百年都来三万(拓本作三万六千)日。
其间寒暑互煎熬,不觉童(拓本作容)颜暗中失。
纵有儿孙满眼前,却成恩爱转牵缠。
及乎精竭身枯朽,谁解教君暂驻延。
暂驻延,既无计,不免将身归水逝(原作逝水,据拓本乙)。
但看古往圣贤人,几个解留身在(拓本作住)世。
身在世,也有方,祗为时人没(拓本作世人误)度量。
竞向山中寻草木(拓本作求草药),伏铅制汞点丹阳。
点丹阳,事迥别,须向坎中求赤血。
捉来(拓本作取归)离位制阴精,配合调和有时节。
时节正,用媒人,金公姹女结亲姻。
金公偏好骑白虎,姹女常驾赤龙身(拓本作升)。
虎来静坐秋山(拓本作江)里,龙向碧潭奋身起。
两兽相逢战一场,波浪奔腾如鼎沸。
黄婆丁老助威灵,撼动乾坤走神鬼。
须臾战罢云雨收,种个玄珠在泥底。
从此根芽渐长成,随时灌溉抱真精。
十月脱胎吞入口,不觉凡身已有灵。
此个事,世间稀,不是等閒人得知。
夙世若无仙骨分,容易如何(拓本作教君)得遇之。
得遇之,宜便炼,都缘光景急如箭。
要取鱼时须结罾,莫待临渊(拓本作祗临川)空叹羡。
闻君知药已多年,何不收心炼汞铅。
休教烛被风吹灭,六道轮回莫怨天。
近来世上人多诈,尽著布衣称道者。
问他金木是何般,噤口无言如害哑。
却去(拓本作云)伏气与休粮,别有门庭道路(拓本作理)长。
君不见⑴破迷歌里说,太乙含真法最良。
莫怪言辞多狂劣,只教时人难(拓本作为世人无)鉴别。
惟君心与我心同,方敢倾怀向君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赠白龙洞刘道人歌》是道教祖师吕洞宾写给修行道友的一首劝诫诗,用大白话来说,就是一位得道高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,告诉朋友修行的真谛和人生道理。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部分:人生苦短,别被表象迷惑(前16句) 诗人开篇就说日月如梭("玉兔金乌"指日月),转眼花开花落。就算活到千岁(篯寿指彭祖长寿),在宇宙中也像闪电般短暂。人生百年看似很长,但寒来暑往间青春就消逝了。儿孙满堂表面幸福,实则让人被亲情牵绊,等到身体衰败时,谁都留不住时间。这里用"电光""枯朽"等比喻戳破世俗幻象,提醒道友:沉迷世俗享受终究一场空。

第二部分:修行真谛在于阴阳调和(中间26句) 诗人指出世人修行常犯的错误:盲目上山采药炼丹("寻草木""伏铅制汞"都是外丹术)。真正的修行是调节体内阴阳(道教内丹术):"坎中赤血"(肾水)、"离位阴精"(心火)代表人体阴阳能量,要通过"金公(铅)姹女(汞)"的配合(即心肾相交),像"白虎赤龙相斗"般让阴阳二气在体内交融,最终在丹田("泥底")结成"玄珠"(内丹)。这里用"虎龙相斗""云雨沸腾"等激烈画面,生动比喻修炼时体内能量的碰撞与调和。

第三部分:修行要趁早,警惕假大师(最后20句) 诗人急切劝道友:修仙机缘难得("夙世仙骨"是前世修来的),别等时光耗尽才后悔("临渊羡鱼不如结网")。他痛批世上穿道袍的骗子("布衣道者"),这些人连基本修炼原理(金木指阴阳)都不懂,只会教人"辟谷打坐"的皮毛功夫。最后点明:正因为你我志同道合("惟君心与我心同"),我才敢说这些逆耳忠言。

全诗精髓: 1. 破除时间幻觉:用"电光""鼎沸"等强烈意象唤醒人们对生命短暂的认知 2. 修行方法论:反对形式化的炼丹采药,强调人体内在的阴阳能量调和 3. 当头棒喝的劝诫:既有"莫怨天"的严厉警告,又有"方敢倾怀"的真诚分享

诗中妙处在于把深奥的内丹修炼,用"虎龙打架""种玄珠"等生活化比喻讲得栩栩如生,同时穿插着对假修行的犀利批判,既有哲理深度又有江湖气息,完美展现了吕洞宾"神仙侠客"的独特气质。

张伯端

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 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,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