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泊秭归吊三闾屈先生 其一

入宫未尽妒,君怎禁蛾眉。
玉米田荒否,巫招魂返么。
文章诗变骚,祠宇薛依萝。
弟子些仍昨,尹兰今若何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悼念屈原的作品,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哀思。

首联"入宫未尽妒,君怎禁蛾眉"暗指屈原因小人谗言被楚王疏远——"蛾眉"代指谗臣,说君王怎能听信谗言。这里用女子争宠比喻朝堂倾轧,生动易懂。

颔联"玉米田荒否,巫招魂返么"最接地气:前句想象屈原故乡的玉米田是否荒芜(实际战国时中国还没有玉米,此处应是诗人借指农田),后句用民间招魂仪式表达对逝者的牵挂,让严肃的悼念多了生活气息。

颈联"文章诗变骚,祠宇薛依萝"概括屈原的文学成就——他开创了"骚体诗";后句写祠堂被藤萝缠绕的景象,暗示时光流逝但精神长存。

尾联"弟子些仍昨,尹兰今若何"最耐人寻味:前句说《楚辞》中提到的弟子们仿佛还在("些"是《招魂》中的语气词),后句质问当年排挤屈原的子兰(楚怀王幼弟)如今何在——用反衬手法突出忠奸的历史评价。

全诗妙在把典故化作生活场景(荒田、招魂、藤蔓),用"玉米田""招魂"这些民间元素拉近与屈原的距离,最后用"坏人如今在哪"的犀利发问,完成对忠魂的致敬。就像现代人扫墓时,一边拔着坟头杂草一边念叨"那些害你的人早被遗忘了吧",既有追思又有历史评判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