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游•春恨

晓烟未敛,春池欲皱,花影压回廊。
淡日窥帘,深寒着枕,曾否试新妆。
阑干敲遍无人应,颠倒费思量。
燕子衔花,呢喃不住,来去自双双(《今词苑》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清晨的闺怨场景,用细腻的笔触勾画出女子孤独怅惘的心绪。

上片用三个精巧的画面开场:晨雾未散、春水将起波纹、花影斜压在走廊上——这些朦胧流动的景物暗示着主人公浮动不安的心情。"淡日窥帘"三句更妙,写阳光悄悄照进帘子,春寒渗入枕席,而女子却无心梳妆,用"曾否"二字轻轻带出她的慵懒与愁思。

下片直接展现女子的动作与心理。她敲遍栏杆无人应答(暗示等待的人没来),思绪乱作一团。"颠倒费思量"特别生动,就像我们现代人说"心里七上八下"。最后突然插入燕子双飞衔花的画面,与女子的形单影只形成尖锐对比——燕子越欢快地成双出入,越反衬出她的孤寂。

全词最动人处在于"不写之写":通篇没直接说"孤独",但通过懒梳妆、敲栏杆、看燕子这些细节,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女子被春光放大的寂寞。就像现代电影用空镜头表现人物心情,这种含蓄的写法反而比直白抒情更有感染力。

彭孙遹
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