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菊对芙蓉·冷香吟馆丛菊初放,重阳前日,拿艇过醉,三径招寻。一年容易,忆与主人圣湖泛绿,自春徂秋矣。归依此解却寄

酒厌霜浓,花争人瘦,此间自足清幽。
偏十分冷淡,无限勾留。
抱香枝上吹难陨,有几辈、傲骨同遒。
西风影里,黄金迟暮,身世都秋。
故人嫩约扁舟。
曾六桥烟柳,共绾春愁。
更归来三径,花禊招修。
嫌拈风雨重阳句,放晴朝、天也温柔。
判消沉醉,旧痕忆否,襟上杭州(一九二○年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秋日赏菊的闲情,却暗藏人生感慨。上阕用菊花自比,下阕回忆与友人的春日之约,形成冷暖交替的巧妙对照。

开篇"酒厌霜浓,花争人瘦"就很有意思:秋霜让酒都变凉了,菊花却比人还要清瘦。这里把菊花人格化,说它和词人一样在寒冷中保持风骨。"傲骨同遒"四字点出主旨——菊花不畏寒,正如人不畏逆境。

下阕突然转到春天回忆。用"嫩约"形容约定,显得特别清新可爱。记得和友人在西湖六桥赏柳,如今秋日归来赏菊,仿佛完成了一场季节的轮回。"天也温柔"这句突然明亮起来,与上文的清冷形成反差,暗示着人生虽有风雨,但总有放晴时。

最妙的是结尾:醉眼朦胧中,衣襟上似乎还沾着杭州春日的痕迹。这个细节把时空交错在一起,让整首词在秋日的清冷里,始终保留着春日的温暖记忆。全词就像用菊花泡的酒,初尝清苦,回味却带着甘甜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