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影·前题

雕冰镂玉。
正绮窗霁后,花影犹宿。
著意先春,蕊密枝疏,横斜为补修竹。
罗浮熟与蓬山远,叹暗隔、银河南北。
跂绛霄、蜀帝魂归,慰藉卷帘人独。
珍重消寒旧谱。
展图又几度,宫草渲绿。
只有南枝,历尽冰霜,怆绝山邱华屋。
花心苦为春恩重,听笛里、鹤楼悲曲。
料胜如、天水杨娃,写得出芳盈幅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盛开的唯美画面,同时寄托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。

上阕开篇用"雕冰镂玉"形容梅花晶莹剔透的美,就像冰雕玉琢的艺术品。雨后初晴,梅花影子还留在窗前。梅花似乎特意赶在春天之前开放,稀疏的枝干与竹林相映成趣。这里用"罗浮"(传说中的仙山)和"蓬山"(蓬莱仙境)作对比,暗示现实与理想的距离,就像被银河隔开的牛郎织女。最后借用"蜀帝魂归"的典故(传说蜀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),表达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。

下阕转入抒情。"消寒旧谱"指记录梅花的画册,展开画卷时宫墙边的草又绿了,暗示时光流逝。只有南枝的梅花历经风霜,见证着繁华楼阁的衰败。梅花因为承受太多春恩(可能暗指皇恩)而内心苦涩,就像听到黄鹤楼传来的悲凉笛声。结尾说这景象胜过宋代杨妹子(南宋画家)笔下的梅花图,因为饱含了生命的芬芳。

全词通过梅花意象,表达了: 1. 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2. 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惆怅 3. 对世事变迁的感伤 4. 对坚韧品格的赞美

艺术特色在于: - 善用比喻(如冰玉雕琢) - 巧妙用典(罗浮、蜀帝等) - 画面感强(花影、修竹等意象组合) - 情感层层递进(从赏梅到人生感悟)

词中梅花既是审美对象,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,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