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台上忆吹箫 送江阴高少参舜穆
天末凉风,蒹葭秋水,归人独上兰舟。
正长空雨霁,残暑全收。
遥想澄江如练,碧山堂、水竹深幽。
堪乘兴,观澜小阁,曲枕书楼。
难留。
冥鸿天远,厌长安尘土,不似沧洲。
有大观亭子,海阔云浮。
惟念故人千里,同明月、相望夷犹。
知音少,如公有几,大雅风流。
正长空雨霁,残暑全收。
遥想澄江如练,碧山堂、水竹深幽。
堪乘兴,观澜小阁,曲枕书楼。
难留。
冥鸿天远,厌长安尘土,不似沧洲。
有大观亭子,海阔云浮。
惟念故人千里,同明月、相望夷犹。
知音少,如公有几,大雅风流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,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。
上片以秋景开篇,"天末凉风"点明时节,蒹葭白露的意象营造出萧瑟氛围。友人独自登舟的画面,与雨后天晴、暑气消散的清爽景象形成对比。"澄江如练"的比喻让人联想到江水清澈平缓,而"碧山堂""水竹深幽"则勾勒出友人归隐之处的宁静雅致。词人想象友人在书楼观澜的闲适生活,流露出羡慕之情。
下片转为抒情。"难留"二字直白道出离别之痛,用"冥鸿"比喻友人远行,说他厌倦了官场纷扰,更向往隐居生活。"大观亭子,海阔云浮"的壮阔景象,暗含对友人胸襟的赞美。最后以明月寄相思,感叹知音难觅,直言这位友人品格高尚、才华出众,是难得的知己。
全词语言清新自然,写景时画面感极强,抒情时情感真挚。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、尘世与自然,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。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超越距离的知己之情,虽不能相伴,却能共享明月清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