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题(2006年)

主义也如乔达摩,只今孰与證娑婆。
世间纵有真经好,堂上偏生歪嘴多。
入耳能详惟语录,凭君不朽亦虫窠。
未知万代千秋后,信女善男还几何?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用现代语言解读,核心是在讽刺某些社会现象:

1. 开篇用佛教比喻 把"主义"比作佛祖乔达摩(释迦牟尼),说现在没人能真正验证这些理论(娑婆指现实世界)。就像佛教经典虽好,但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经。

2. 批判现实问题 指出世界上明明有好理论(真经),但掌握话语权的人(堂上歪嘴)总是曲解原意。人们听到的只有教条化的口号(语录),这种僵化的传播方式让真理变成了蚂蚁窝般的存在(虫窠)。

3. 发出终极疑问 最后发出灵魂拷问:千百年后,还有多少人会真心信仰这些被扭曲的东西?用"信女善男"这个宗教词汇,暗指盲目追随的现象。

全诗妙在: - 用"歪嘴和尚念经"这种接地气的比喻,把抽象的理论异化现象具象化 - "语录""虫窠"等词犀利揭露教条主义的危害 - 结尾的时空跨越感,让批判更有历史深度

本质上是在说:任何好的思想理论,如果变成僵化教条或被利益集团扭曲,最终都会失去生命力。这种对形式主义、教条主义的讽刺,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