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《原上秋居》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,通过诗中的描绘,传达了诗人秋日里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首先,诗人提到“关西又落木”,这里的“落木”指的是秋天树叶的凋落,暗示着季节的变迁。诗人用“又”字,表达了对秋天重复到来的无奈和习惯。
接着,“心事复如何”这句话,诗人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感慨。他在秋天这样的季节,心中充满了许多无法言说的思绪。
“岁月辞山久”中的“岁月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,“辞山久”说明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山中,这里既有对往昔生活的怀念,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。
“秋霖入夜多”中的“秋霖”指的是秋雨,诗人用“入夜多”来形容秋雨连绵不断,夜晚的雨水增加了他的孤独感。
“鸟从井口出,人自洛阳过”这两句,通过对比鸟儿自由自在地从井口飞出和行人从洛阳路过,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孤独。鸟儿可以自由飞翔,而诗人却只能静静地观察,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的寂寞感。
“倚杖聊闲望,田家未剪禾”最后两句,诗人倚着拐杖,悠闲地望着远方,却看到农家的禾苗还未收割。这里的“未剪禾”可能是指农忙时节尚未结束,也可能是诗人借此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无奈,时光如梭,很多事情还未完成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,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。
贾岛
贾岛(779~843年),字浪(阆)仙,唐代诗人。汉族,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。早年出家为僧,号无本。自号“碣石山人”。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,贾岛做诗发牢骚,被韩愈发现其才华。后受教于韩愈,并还俗参加科举,但累举不中第。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,贬做长江主簿。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,未任病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