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史诗。长平

长平瓦震武安初,赵卒俄成戏鼎鱼。
四十万人俱下世,元戎何用读兵书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,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历史惨剧。

第一句"长平瓦震武安初"用夸张手法描写战争爆发时的震撼场面——长平战场的厮杀声连武安城(赵军大本营)的瓦片都在震动。这里用"瓦震"这个生活化的细节,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威力。

第二句"赵卒俄成戏鼎鱼"把赵军比作锅里任人烹煮的鱼,一个"戏"字点出赵军像被戏耍的鱼一样无力反抗。这种比喻既形象又残酷,暗示了赵军的悲惨结局。

第三句"四十万人俱下世"直接点出骇人听闻的死亡数字,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这场屠杀的规模之巨。"下世"这个委婉说法反而更显沉重。

最后一句"元戎何用读兵书"是辛辣的讽刺:主将(指赵括)读再多兵书有什么用?纸上谈兵害死了四十万人!这里用反问语气强烈谴责了赵括的教条主义。

全诗短短四句,既有震撼的战争场面,又有生动的比喻,最后落在沉痛的反思上。诗人用老百姓都能懂的语言,把历史教训说得入木三分——真正的战争不是书本游戏,指挥者的失误要用无数生命买单。这种对历史的批判至今仍有警示意义。

胡曾

胡曾,唐代诗人。邵阳(今属湖南)人。生卒年、字号不详(约840—?),十分爱好游历。咸通中,举进士不第,滞留长安。咸通十二年(871),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,召为掌书记。乾符元年(874),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。乾符五年,高骈徙荆南节度使,又从赴荆南,后终老故乡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