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 过平原县东门,谒颜鲁公祠

残照城东,风急处、暮笳声咽。
正卸毂、平原祠外,前行瞻谒。
作郡回思天宝日,九重乐极金瓯缺。
蓦然闻鼙鼓,起渔阳,霓裳歇。
卫弹邑,千秋节。
争坐位,千金贴。
只拒降斩使,是何忠烈。
犹有祠堂传俎豆,更存心迹书碑碣。
羡双双姓字,弟兄香,常山舌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路过山东平原县时,专程去祭拜唐代忠臣颜真卿祠堂的所见所感。

上阕(前半部分): 开头用"残阳照城东,狂风呼啸,傍晚的胡笳声像在呜咽"营造出悲壮氛围。作者停车在祠堂外,准备祭拜时,联想到颜真卿当年做太守时的唐朝——那时唐玄宗沉迷享乐("九重乐极"指皇宫里的奢靡生活),导致安史之乱爆发("金瓯缺"比喻国家破碎,"渔阳鼙鼓"指安禄山叛军战鼓),盛唐的歌舞升平("霓裳"指宫廷乐舞)就此终结。

下阕(后半部分): 通过四个典故展现颜真卿的品格:1)"卫弹邑"指他保卫城池;2)"争坐位"说他写《争座位帖》劝诫权贵;3)"拒降斩使"最震撼——安禄山劝降时他直接斩杀使者;4)最后用"常山舌"典故(颜真卿堂兄颜杲卿骂贼被割舌仍不屈),把兄弟二人的忠烈并提。结尾说幸好还有祠堂香火供奉,有碑刻流传事迹,让这对忠烈兄弟永远被铭记。

全词妙在: 1. 用"暮笳声咽""霓裳歇"等意象把历史场景电影般呈现 2. 通过"斩使者""常山舌"等细节让忠烈形象跃然纸上 3. 最后"羡"字道出对浩然正气的向往,比直接赞美更有力

就像现在我们去烈士陵园,看着纪念碑会想起当年的战火纷飞,对英雄肃然起敬一样,这首词传递的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敬意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