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 其二

碧海云峰百万重,中原何处托孤踪?
春泥细雨吴趋地,又听寒山夜半钟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对中原故土的思念,以及江南春景带来的孤寂感。

前两句"碧海云峰百万重,中原何处托孤踪"用夸张手法写景:碧蓝的海水和云雾缭绕的山峰重重叠叠,阻隔了视线。诗人在这壮阔景象中发出疑问:中原故土那么遥远,我这个孤独的人该去哪里寻找归宿呢?这里的"百万重"不是实数,是形容距离之远、阻隔之多。

后两句"春泥细雨吴趋地,又听寒山夜半钟"转入眼前实景:江南春天,细雨把泥土浸得湿润松软。在这吴地(今苏州一带),诗人又一次听到了寒山寺夜半的钟声。"又听"二字说明这不是第一次,暗示诗人长期漂泊在此。寒山寺的钟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更衬托出诗人的孤独。

全诗妙在将宏大远景与细腻近景结合,用"碧海云峰"的壮阔反衬个人的渺小,用"春泥细雨"的温柔衬托内心的孤寂。特别是最后寒山寺钟声的意象,既点明具体地点,又给全诗增添了一份空灵悠远的禅意,让读者仿佛也能听到那穿透夜空的钟声,感受到诗人挥之不去的乡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