徵招 初七夜玩月
鳞云破碎蟾蜍见,依然者般消瘦。
三五待佳期,又中秋时候。
琼楼瑶阙里,休则问、谁人居守。
去日吴刚,种成丹桂,作花依旧。
曾到,蕊珠宫,霓裳咏,催点上清莲漏。
飘泊倏今年,正天涯烽火。
啼猿惊戍堠。
但看到、玉颜妆就。
遍开著,宝镜晶奁,照满街如昼。
三五待佳期,又中秋时候。
琼楼瑶阙里,休则问、谁人居守。
去日吴刚,种成丹桂,作花依旧。
曾到,蕊珠宫,霓裳咏,催点上清莲漏。
飘泊倏今年,正天涯烽火。
啼猿惊戍堠。
但看到、玉颜妆就。
遍开著,宝镜晶奁,照满街如昼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的中秋月夜,通过月亮意象传递出漂泊者的孤独与家国忧思。
上阕写月亮像被鱼鳞云割碎的蟾蜍(传说月中有蟾蜍),依然清瘦。本该团圆的中秋,词人却联想到月宫无人值守的凄凉,用吴刚砍桂的典故暗示时间流逝而世事依旧。
下阕转入回忆,曾在天宫听仙乐的美好时光(蕊珠宫、霓裳曲),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。如今天涯战火(烽火)、戍边警报(啼猿惊戍堠)中,只有月亮依然盛装出现(玉颜妆就),把清光洒满人间,像打开的梳妆镜照亮黑夜。
全词最动人处在于将永恒明月与动荡人世并置:月亮亘古不变地美丽,人间却充满战乱离散。这种对比既展现对和平的渴望,又透露出在乱世中坚守希望的深意。最后满街如昼的月光,仿佛是黑暗时代里不灭的光明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