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仙子·灯花占信又无功

灯花占信又无功,鹊报佳音耳过风。绣衾温暖和谁共?隔云山千万重,因此上惨绿愁红。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,觉来时又扑个空。杜鹃声啼过墙东。

译文及注释

灯花占信又无功,鹊报佳音耳过风。绣衾(qīn)温暖和谁共?隔云山千万重,因此上惨(cǎn)绿愁红。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,觉来时又扑个空。杜鹃声啼过墙东。
灯花预报的吉兆再一次毫无应验,喜鹊传来的归信不过如清风吹过耳边。绣被儿温暖却少一个人做伴。他此刻远在万水千山之外,使我犹如这暮春一样凋残。好不容易刚能在梦里团圆,醒来却发现是一场空欢,只听得墙东杜鹃在声声啼唤。
灯花占信:古人以灯花为吉兆。鹊报佳音:《西京杂记》:“乾鹊噪而行人至。”不付能:刚刚能。觉来时:醒来时。杜鹃声:杜鹃啼声如“不如归去”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灯花预报的吉兆再一次毫无应验,喜鹊传来的归信不过如清风吹过耳边。绣被儿温暖却少一个人做伴。他此刻远在万水千山之外,使我犹如这暮春一样凋残。好不容易刚能在梦里团圆,醒来却发现是一场空欢,只听得墙东杜鹃在声声啼唤。

注释
灯花占信:古人以灯花为吉兆。
鹊报佳音:《西京杂记》:“乾鹊噪而行人至。”
不付能:刚刚能。
觉来时:醒来时。
杜鹃声:杜鹃啼声如“不如归去”。

赏析

油灯芯爆结成花形,喜鹊在窗外啼叫,这一切只有闺中的有心人才会注意到,并将它们作为占卜的吉兆。然而,“又无功”说明带来的失望远不止一次,“耳过风”也说明一回回“佳音”的靠不住。三、四、五三句,补明了闺中人占信卜兆的缘由,是丈夫远出,独守空闺,“因此上惨绿愁红”。“惨绿愁红”本是暮春的大自然景象,曲中用来代替人物心境,颇为新警。结尾三句以好梦惊残、愁听鹃声的特写,坐实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独居的悲伤。全曲皆以思妇的口吻表出,似断似续,忽东忽西,如闻喁喁泣诉,十分动人。

这首小令写思妇的闺怨,多用婉曲之笔代替平直的陈述,如以灯花占信无功、鹊报佳音成空,表现良人久出不归,以“惨绿愁红”代表内心的凋残悲伤,以“杜鹃声啼过墙东”,暗示思妇对行人“不如归”的期盼,等等。施展这类的小巧是散曲的擅长,而在闺情、闺怨题材中,恰可起到使情致更为绵邈婉曲的增饰作用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独守空闺的寂寞与失落。全篇围绕"等待落空"展开,用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层层递进地表现心理变化。

开篇用"灯花占卜"和"喜鹊报喜"两个民间习俗起兴,说这些吉祥预兆都不可靠,暗示等待的人迟迟未归。灯花爆裂本是好兆头,喜鹊叫本该带来好消息,但对主人公而言都成了空欢喜。这种日常细节的选取特别能引发共鸣。

中间部分通过"绣衾独眠"和"云山阻隔"的对比,把物理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。温暖的被窝无人共枕,远隔重山的空间距离,让眼前明媚的春色("惨绿愁红")都变成了愁绪的催化剂。这里用色彩写情绪的手法很巧妙,绿色本代表生机,红色本代表热烈,但加上"惨""愁"的修饰,顿时变成反衬孤独的意象。

结尾处的情感转折尤为动人。好不容易在梦中实现团圆,醒来却发现仍是孤身一人。这时墙外传来杜鹃啼叫,"不如归去"的鸟鸣声像在嘲笑她的期待。这个开放式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空间:她会不会继续等待?下一次希望落空时又会怎样?

全篇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希望-失望"的循环。从占卜到鸟兆,从梦境到现实,每次以为要如愿时都被现实打破。这种体验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——我们谁没有过等待快递、等待消息却屡屡落空的经历呢?作者把这种现代人依然熟悉的焦灼感,用八百年前的生活意象完美呈现了出来。

杨朝英

元代文学家,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未详,《录鬼簿》及《录鬼簿续编》皆失载。青城(青城县有二,一在今山东,一在今四川,论者多以为杨朝英是)人。曾任郡守、郎中,后归隐。他最重要的贡献是选录元人散曲,辑为《乐府新编阳春白雪》、《朝野新声太平乐府》二集,人称“杨氏二选”。选辑认真,搜罗甚富,元人散曲多赖以传世,“二选”是研究元代散曲的重要资料。同时他也是一位散曲作家,作品存小令约27首,见于“二选”中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