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叹

雀声催我过湖西,日暮归来看药畦。
耄老不思安乐土,问人何处托幽栖。
白云出岫心何在,仙鹤离巢树欠低。
携取琴书便归去,奚烦更待杜鹃啼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《自叹》通过日常生活的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归宿的追寻。全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和超脱的向往。

开头两句写诗人被鸟雀的叫声催促着穿过湖西,傍晚归来时还要照看药田。这里用“雀声”和“药畦”两个意象,勾勒出诗人清贫但充满自然意趣的生活场景。鸟雀的催促暗示时间流逝,而“药畦”则可能象征诗人对养生或精神寄托的追求。

中间四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。他说自己虽然年迈,但并不贪图安逸的居所,反而在询问哪里才是适合隐居的地方。“白云出岫”和“仙鹤离巢”两个比喻非常生动:白云从山间飘出,看似自由却无固定归宿;仙鹤离开巢穴,却发现树木不够低矮难以栖息。这两个意象暗喻诗人对人生归宿的迷茫——看似超脱,实则无处安放身心。
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决定:他要带着琴和书归去,不必再等杜鹃鸟的啼叫(杜鹃啼声常象征思归或时光流逝)。这里的“琴书”代表文人高雅的精神生活,“归去”可能指回归自然或心灵的故乡。诗人用“奚烦”(何必麻烦)表达了一种豁达,说明他不再纠结,选择主动追寻内心的宁静。

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和常见的自然景物,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。诗人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描写,展现了一个老年人对生命归宿的思考,既有对现实的无奈,也有对超脱的向往。诗中的白云、仙鹤、杜鹃等意象,既增添了画面感,又深化了情感表达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矛盾而复杂的心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