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深山古林的旅程,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。
诗人拄着竹杖来到古老的山林,沿着山腰小路行走时,低头就能看见碧绿清澈的溪流。这里地势险峻,陡峭的岩壁上悬挂着长长的石阶,高耸的悬崖守护着幽深的龙潭。这样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诗中特别提到这里人迹罕至,经常笼罩着薄雾,只有偶尔飞过的鸟儿发出悠闲的鸣叫,更增添了山林的幽静。这种远离尘嚣的环境,让诗人感到内心的烦忧都被洗涤一空。
最后诗人感叹说,这次游历最令人难忘的,就是这里溪流与山峦的绝美景色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,表达了人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心灵慰藉,以及对山水之美的由衷赞叹。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宁静与愉悦。
卫泾
(?—1226)嘉兴华亭人,徙居平江昆山,字清叔,号后乐居士、西园居士。卫季敏子。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。与朱熹友善。宁宗开禧初,累迁御史中丞。三年,参与谋诛韩侂胄,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。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,罢知潭州。卒谥文穆,改谥文节。有《后乐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