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和朋友一起去给宋代官员乐庵先生扫墓的情景,语言朴素但情感真挚。
前两句写乐庵先生生前的处境:这位千年前的官员("道穷"指仕途不顺),死后坟墓荒凉冷清,淹没在杂草丛生之地。"孤坟"二字特别能让人感受到他身后的凄凉。
后两句笔锋一转,写现在:我们这群朋友来祭拜他,纸钱随风飘舞,仿佛在春风中跳舞。这里用"纸钱摇曳"这个生动的画面,把肃穆的扫墓场景写得很有生气,春风中飘舞的纸钱既是对逝者的告慰,也暗含"虽然你生前不得志,但现在还有人记得你"的温暖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对比手法:一边是生前失意、死后荒凉的古人,一边是春风中前来祭拜的后人。这种跨越时空的温情,让扫墓这个传统习俗显得格外动人。诗人没有刻意煽情,只是用简单的扫墓场景,就表达了对先贤的敬意和对生命传承的感悟。
龚诩
龚诩(1381~1469)明代学者。一名翊,字大章,号纯庵,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建文时为金川门卒,燕兵至,恸哭遁归,隐居授徒,后周忱巡抚江南,两荐为学官,坚辞,有《野古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