续古二十九首 其十四

隋炀弃中国,龙舟巡海涯。
春风广陵苑,不见秦宫花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讽刺了隋炀帝荒废国事、沉迷享乐的历史故事。

前两句"隋炀弃中国,龙舟巡海涯"直接点明隋炀帝抛弃国家政务,坐着豪华龙舟到处游玩的事实。这里的"中国"指国家政务,"龙舟"象征奢靡生活,"海涯"表示他游玩的范围很广。

后两句"春风广陵苑,不见秦宫花"形成强烈对比:在扬州行宫(广陵苑)享受春风的隋炀帝,却看不到秦朝宫殿的教训。这里的"秦宫花"暗指秦朝因暴政而灭亡的历史教训。

全诗通过对比手法,用短短20个字就生动展现了统治者贪图享乐、不顾民生的后果。诗人没有直接批评,而是让读者通过历史典故自己体会其中的警示意义,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。

陈陶

陈陶(约公元812—约885年):字嵩伯,号三教布衣。《全唐诗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陈陶”传作“岭南(一云鄱阳,一云剑浦)人”。然而从其《闽川梦归》等诗题,以及称建水(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,即闽江上游)一带山水为“家山”(《投赠福建路罗中丞》)来看,当是剑浦(今福建南平)人,而岭南(今广东广西一带)或鄱阳(今江西波阳)只是他的祖籍。早年游学长安,善天文历象,尤工诗。举进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宗大中(847—860年)时,隐居洪州西山(在今江西新建县西),后不知所终。有诗十卷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陈嵩伯诗集》一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