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范景仁叹花花在相国寺近舞场

佛宫金碧开朝霞,游人杂遝来正哗。
危弦促管竞繁咽,罗袖对舞春风斜。
子时投閒一往步,正见绿树团丹花。
举头惊看不忍去,却视姝子犹泥沙。
稍开欲谢各自好,似为悦己为容华。
归来想像入秀句,刻缀玉佩锵珩牙。
尚嫌独赏不尽意,邀我共赋雄其誇。
欲将奇警谢妍丽,力竭未有锱铢加。
急须取酒趁残艳,犹胜落尽乾咨嗟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相国寺附近舞场偶遇美丽花朵时的所见所感,通过对比舞场的喧嚣和花朵的静美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。

开头四句写舞场的热闹:佛寺金碧辉煌,游人喧闹,音乐急促,舞女们衣袖飘飘。这里用"危弦促管"形容音乐急促,"罗袖对舞"展现舞姿优美,但整体氛围显得浮华喧嚣。

中间六句是转折:诗人偶然走到一旁,突然看见绿树丛中盛开的红花。他被花朵的美震撼到"举头惊看",甚至觉得刚才那些舞女的美貌如同泥沙般普通。这里用"绿树团丹花"的鲜明色彩对比,突出花朵的惊艳。诗人观察到花朵"稍开欲谢"的不同姿态,觉得它们像是在为懂得欣赏的人展现美丽。

最后八句写诗人的感慨:他回家后仍难忘这美景,想用诗句记录,却觉得语言难以表达花朵的美。于是邀请朋友一起赋诗赞美,但即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更美的词句。最后决定趁花还未凋谢时饮酒赏花,这总比花谢后空叹息要好。这里"急须取酒趁残艳"一句特别生动,表达了及时行乐、珍惜美好时光的人生态度。

全诗通过舞场的热闹反衬花朵的静美,再通过诗人作诗的困难突出花朵的惊艳,最后落脚到及时欣赏美景的感悟。诗人用平实的语言,把一次偶然的赏花经历写得曲折有致,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值得珍惜。

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