琵琶仙
一叶惊秋,恍开卷、活句淮南新琢。
西笑真到长安,人间此堪乐。
天似水微云欲扑,且休管圣清贤浊。
金井辞枝,银河湿影,吟抱遥托。
奈难觅燕市荆高,把杯酒平生诉飘泊。
剩借屈骚迁史,写胸中悲愕。
多少意凉风天末,又月华暗窥帘幕。
笑我驹隙归来,怅同辽鹤。
西笑真到长安,人间此堪乐。
天似水微云欲扑,且休管圣清贤浊。
金井辞枝,银河湿影,吟抱遥托。
奈难觅燕市荆高,把杯酒平生诉飘泊。
剩借屈骚迁史,写胸中悲愕。
多少意凉风天末,又月华暗窥帘幕。
笑我驹隙归来,怅同辽鹤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以秋天的落叶开篇,用"一叶惊秋"的巧妙比喻,瞬间将读者带入季节更替的氛围。作者像翻开一本新书般,用"活句淮南新琢"形容眼前秋景的新鲜感,仿佛这些景色是用美玉精心雕琢而成的诗句。
词中"西笑真到长安"透露出作者来到繁华都市的喜悦,但紧接着"天似水微云欲扑"又暗示着这份快乐并不纯粹,天空像要压下来的水面,让人感到压抑。作者用"圣清贤浊"表达了对世俗评判标准的不屑,认为不必在意这些区分。
下阕转向更深沉的感慨。"金井辞枝"描写落叶飘零,"银河湿影"勾勒出夜色朦胧,这些意象都在烘托孤独心境。作者想效仿古代侠客荆轲、高渐离借酒诉衷肠,却找不到知音,只能通过屈原的离骚和司马迁的史记来抒发胸中郁结。
结尾处"凉风天末"、"月华窥帘"的景物描写,烘托出时光流逝的怅惘。最后以"驹隙归来"(形容时光如白驹过隙)和"怅同辽鹤"(借用辽东鹤的典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)作结,将个人漂泊的沧桑感升华到对生命短暂的普遍感悟。
全词在秋景的铺陈中,巧妙交织着都市见闻、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怀,既有对现实的新鲜感受,又有对往事的深沉追忆,最终归结到对时间流逝的永恒慨叹。语言优美凝练,意境开阔深远,展现了传统词作借景抒情的艺术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