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合花

百紫千红,占春多少,共推绝世花王。
西都万户,擅名不为姚黄。
漫肠断巫阳。
对沈香亭北新妆。
记清平调,词成进了,一梦仙乡。
天葩秀出无双。
倚朝晖,半如酣醉成狂。
无言自省,檀心一点偷芳。
念往事情伤。
又新艳曾说滁阳。
纵归来晚,君王殿后,别是风光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以牡丹花为主题,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,展现了牡丹的绝代风华和背后的情感故事。

上片开篇用"百紫千红"描绘春天百花争艳,但牡丹才是公认的"绝世花王"。这里特别提到洛阳(西都)的牡丹,说它们的美名不输给名贵的姚黄品种。"肠断巫阳"借用楚王梦见巫山神女的典故,暗喻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。接着引出"沉香亭"的著名场景——唐玄宗曾在此赏牡丹,命李白为杨贵妃写下《清平调》三首。最后"一梦仙乡"暗示这段盛事如梦境般短暂。

下片直接赞美牡丹是天赐的奇葩。"倚朝晖"两句把牡丹比作微醺的美人,既娇艳又带着几分慵懒。"无言自省"写牡丹含蓄内敛的美,花蕊中暗藏芬芳。随后笔锋一转,用"念往事情伤"带出对往事的追忆,提到滁阳(今安徽滁州)的牡丹,可能暗含作者个人的经历。结尾意味深长:就算牡丹晚开,在君王的后殿里,依然能绽放出独特的风采。这里"君王殿后"既可实指皇宫,也可比喻牡丹虽非最早开放,但终究会展现其非凡魅力。

全词巧妙地将牡丹的自然之美与历史典故、个人情感相融合,既写出了牡丹的国色天香,又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,最后以乐观的笔调收尾,暗示真正的美丽终将得到赏识。

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