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山枕(仙吕调)

骤雨新霁。荡原野、清如洗。断霞散彩,残阳倒影,天外云峰,数朵相倚。露荷烟芰满池塘,见次第、几番红翠。当是时、河朔飞觞,避炎蒸,想风流堪继。
晚来高树清风起。动帘幕、生秋气。画楼昼寂,兰堂夜静,舞艳歌姝,渐任罗绮。讼闲时泰足风情,便争奈、雅歌都废。省教成、几阕清歌,尽新声,好尊前重理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天晴的清新画面,同时融入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情趣。

上片(前半部分)写景: 雨后初晴,原野被洗得干干净净。晚霞像打翻的颜料染红天空,夕阳的倒影映在水面,远处几朵云像朋友般挨在一起。池塘里,带着露珠的荷花和菱角层层叠叠,红红绿绿特别好看。这时候最适合学古人"河朔饮"的雅兴——在北方避暑喝酒,延续古代名士的风流。

下片(后半部分)写人: 傍晚树梢吹来凉风,帘子轻轻晃动,让人感觉秋天快来了。白天画楼安静,夜晚兰堂宁静,舞女们穿着轻薄绸衣翩翩起舞。没有官司烦扰的太平日子里,本该好好享受风雅生活,可惜现在连高雅的歌曲都荒废了。不如把新谱的几首清歌练熟,在酒宴上重新唱起这些新曲子。

全词亮点: 1. 画面感极强:像看电影一样,从远山云霞拉到近处荷花,再转到室内歌舞 2. 对比手法:炎热与清凉、喧嚣与宁静的对比 3. 文人情怀:既想效仿古人风雅,又感慨当下雅乐衰微的矛盾心理 4. 生活情趣:展现宋代文人追求"闲适雅致"的生活理想

就像现在人雨后拍美景发朋友圈,再约朋友喝酒听歌一样,这首词记录的就是古代文艺青年的精致生活。

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