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下旧居闲放

祗役已云久,乘闲返服初。块然屏尘事,幽独坐林闾。
清旷前山远,纷喧此地疏。乔木凌青霭,修篁媚绿渠。
耳和绣翼鸟,目畅锦鳞鱼。寂寞心还间,飘飖体自虚。
兴来命旨酒,临罢阅仙书。但乐多幽意,宁知有毁誉。
尚想争名者,谁云要路居。都忘下流叹,倾夺竟何如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放下公务,回到山林居所,享受闲适生活的诗。

首先,诗人说自己在公务上已经忙碌了很久,现在终于有机会放松一下,回到自己的旧居。这里,“祗役已云久,乘闲返服初”展现了他对公务的厌倦和对闲居生活的向往。

诗人回到居所,远离尘嚣,独处林间。“块然屏尘事,幽独坐林闾”描绘了诗人放下俗事,享受孤独静坐的美好时刻。他身处清幽之地,远离喧嚣,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和自在。

诗中的“清旷前山远,纷喧此地疏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。而“乔木凌青霭,修篁媚绿渠”则描绘了山间的美景,高大的树木和翠绿的竹林在青雾和绿水的映衬下,显得分外美丽。

诗人在此不仅欣赏了美丽的自然景色,还享受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。“耳和绣翼鸟,目畅锦鳞鱼”描绘了诗人聆听鸟鸣、观赏鱼游的场景,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让诗人的内心更加宁静和满足。
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。“寂寞心还间,飘飖体自虚”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,“兴来命旨酒,临罢阅仙书”则展示了诗人在兴尽时饮酒,在闲暇时阅读的生活情趣。

最后几句诗,诗人明确表示自己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,不再在乎外界的评价和毁誉。他不再想那些争名逐利的人,也不再羡慕那些在重要位置的人。他忘记了下流的叹息,不再比较和竞争,只是享受自己的闲适生活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闲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。他放下公务,回归自然,享受宁静和闲适。他淡泊名利,只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。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,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、追求内心宁静的魅力。

张九龄

张九龄(678-740) 唐开元尚书丞相,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汉族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长安年间进士。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后罢相,为荆州长史。诗风清淡。有《曲江集》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