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亭怨慢五首 其二

正春到、椒盘吟絮。
官烛摇红,玉堂雕户。
忽自钗分,断云天际渺何处。
旧时鸾镜,谁并倚、花双树。
只留得鸳雏,忍更话、青红欢聚。
日暮。
认空房履迹,点点香尘堪数。
写成虚位,对遣挂、商量眉语。
最苦是、爆竹闉填,怕胆怯、犀帘无主。
应倍记年前,拥髻春幡风度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春天回忆逝去爱情的伤感故事,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:

上片(开头到"忍更话、青红欢聚"): 开篇用"椒盘吟絮"(春节摆着花椒盘的场景)和"官烛摇红"(官府的红烛摇曳)营造热闹的春节氛围。但突然转折到"钗分"(发钗分开,象征分离),就像天边的云彩不知飘向何方。女子看着旧时的梳妆镜,想起曾经和爱人像两棵开花的树一样依偎,如今只剩孤单的"鸳雏"(鸳鸯幼鸟),连回忆欢乐时光都成了痛苦。

下片("日暮"到结尾): 黄昏时分,女子数着空房里爱人留下的脚印,连灰尘都记得清清楚楚。她对着虚设的座位自言自语,仿佛在和挂着的衣物商量心事。最痛苦的是春节的爆竹声("闉填"形容爆竹声),让她害怕掀开帘子——因为再也没有人陪她。最后想起去年今日,爱人还为她整理发髻("拥髻"),轻抚春幡(春节装饰)的温柔模样。

全词妙在: 1. 用春节的热闹反衬孤独,爆竹越响心里越空 2. 把抽象思念具象化:数灰尘、对空座说话、怕掀帘子 3. "鸾镜""花双树"等比喻既美又痛,展现从甜蜜到破碎的过程 4. 结尾突然闪回甜蜜记忆,让当下的痛苦更深刻

就像我们过年时看到别人团圆,自己却形单影只,连往日的合照都不敢翻看的感觉。词人把这种"热闹中的孤独"写得入木三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