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献花岩

融公昔悟道,留此献花岩。
野寺人初识,山花鸟旧衔。
洞门无日月,石缝有松杉。
东北清江阔,微茫万里帆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间寺庙和自然风光,充满了禅意和宁静的美感。

前两句讲的是历史传说:融公(可能是一位高僧)曾在这里悟道,留下了"献花岩"这个地方。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宗教文化色彩。

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景色描写:野外的寺庙初次被人发现,山花间鸟儿像往年一样衔着花朵。山洞入口处没有阳光直射,石缝里却顽强地生长着松树和杉树。这些描写很有画面感,用"野寺"、"山花"、"洞门"、"石缝"这些简单的事物,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之境。

最后两句视野突然开阔:从东北方向望去,清澈的江面宽广无垠,远处隐约可见点点船帆。这个结尾很有意境,从幽闭的山景转到开阔的江景,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
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,先画近处的山寺岩洞,再慢慢展开到远方的江帆。通过对比"无日月"的幽暗山洞和"清江阔"的明朗江面,表达了从修行悟道到心境开阔的过程。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,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世的宁静。

郑明选

浙江归安人,一作福建侯官人,字侯升。万历十七年进士。知安仁县,官至南京刑科给事中。有《秕言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