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① 二次世界大战(二九年九月二四日)

金风飒爽战方酣,飞机轰炸全球遍。
名城古迹,铜墙铁壁,霎时糜烂。
纵今天险,翼来飞渡,弹抛花散。
任三军死决,千舰锁闭,浑不见,颓风转。
应是沙虫人劫,破天荒、狂澜莫挽。
东亚火起,西欧焰吐,又将美卷。
白黄粽黑,死亡枕藉,谁能倖免。
葩同归于尽,平和神、愈祷愈以远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二战爆发的惨烈场景,用震撼的意象控诉战争的毁灭性。

上阕开篇用"金风飒爽"反衬战争的残酷——本该是秋高气爽的季节,却陷入全球战火。飞机轰炸让坚固的城墙古迹瞬间粉碎,再险要的地势也挡不住空袭。诗人用"弹抛花散"这个凄美的比喻,将炸弹比作飘落的花朵,突显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摧残。最后三句写尽战争僵局:士兵拼死决战、舰队封锁海面,却看不到战局转机。

下阕将战争比作"沙虫人劫",形容人类像沙漠虫豸般渺小无助。"破天荒"强调这场战争的史无前例。三大洲的战火(东亚、西欧、美洲)吞噬所有种族(白黄粽黑指各色人种),死亡堆积如山。结尾"平和神愈祷愈远"最为痛心:人们越是祈祷和平,和平反而越走越远,暗示战争已失控到无法挽回的地步。

全词用密集的战争意象(轰炸、舰队、火焰)和触目惊心的对比(古迹与废墟、祈祷与战火),传递出反战的核心思想。最后"同归于尽"的预言,在今天核威胁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更显警醒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