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江虹 其三 叠韵忆北台

一别瑶京,更几度、温垆凉扇。空仿像、玉河新柳,三年不见。

金阙倚云鳷鹊近,翠荷贴水鸳鸯暖。记黄花、鱼到絮香羹,芦芽短。

拚弃了,云岚券。无奈是,花枝怨。忆疏香小径,便如天远。

馆额尚题君子寿,诗中旧识园丁懒。任东栏、开瘦紫丁香,无人看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离开京城后对北方故地的深深怀念,情感细腻动人,像一封寄往过去的信。

上片用对比手法展开回忆:开篇"一别瑶京"点明离别的主题,"温垆凉扇"用取暖纳凉的日常物品,暗示时光流转。接着用"玉河新柳"这个京城典型景物,带出三年未见的遗憾。"金阙""翠荷"两句一高一低,既写皇城建筑的巍峨,又写荷塘鸳鸯的温馨,展现记忆中京城的全貌。最后用"黄花鱼羹""芦芽短"这两个时令美食的细节,让思念变得具体可感。

下片转向抒情:前四句直抒胸臆,"云岚券"指隐居山林的生活,"花枝怨"则透露对这种生活的矛盾心理。"疏香小径"的回忆与"天远"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。特别提到"君子寿"的馆额和"园丁懒"的诗句,这些都是只有当事人才懂的私人记忆密码。结尾的丁香意象最妙,花开无人赏的画面,既写实景的寂寥,又隐喻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。

全词就像翻看老照片:有宏大的城市景观,也有私人的美食记忆;有对仕途的遗憾,也有对隐居的纠结。作者用"黄花鱼羹""紫丁香"这些带着温度的具体事物,让抽象的乡愁变得可触可感,这种"大题小作"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。

樊增祥
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