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乘船经过三塔寺、渡过双湖时的生动画面,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历史沧桑感。
前两句"亭亭望三塔,渺渺渡双湖"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远景:三座高塔挺拔而立,双湖水面辽阔无边。这里"亭亭"和"渺渺"两个叠词用得巧妙,既写出了塔的高耸,又表现了湖的浩渺。
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:"天阔低归鹘"写天空辽阔,老鹰飞得很低;"江平散浴凫"写江面平静,野鸭悠闲地游弋;"烟寒傍城郭"写寒烟笼罩着城墙;"风急响菰蒲"写风吹过芦苇发出沙沙声响。这些画面有声有色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由景及人:"遥听舟人说,荒林庙子胥"。通过船夫的讲述,引出了荒林中伍子胥庙的历史遗迹。这个结尾很巧妙,把眼前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联系起来,给全诗增添了一层深沉的历史感。
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,先用淡墨勾勒远景,再用细笔描绘近景,最后用点睛之笔带出历史典故。语言清新自然,画面感很强,让读者既能感受到自然之美,又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。特别是最后关于伍子胥庙的描写,让人不禁联想到这位春秋名将的悲壮故事,给全诗增添了几分苍凉之感。
汪珍
宁国太平人,字聘之。博学工诗,隐居黄山下,时称南山先生。有《南山先生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