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调笑》描绘了一幅春日浪漫又略带感伤的画卷,核心是"美好易逝"的叹息。
上半段像电影开场:十三岁少女的青春像未央宫一样华丽,沙洲上鸳鸯成双,柳丝如烟飘荡。但突然转折——她把玉佩丢在洛阳城东,暗喻放弃了一段感情。曾经的缠绵如今像风吹散云彩,只剩隔空对望的遗憾。
下半段镜头转到楚江:水波缠绕着云霞,传来缥缈歌声。醉眼望去,江面浪花如繁花涌动,风月相伴本应浪漫。但"云车瑶佩"的华丽排场反而加深了惆怅,就像衰败的柳树对着白须老者,青春与苍老无言相对。
全诗妙在三个反差: 1. 暖沙鸳鸯的热闹 vs 独自弃佩的决绝 2. 醉看花浪的迷离 vs 清醒后的空虚 3. 开篇的春光明媚 vs 结尾的衰柳白头
就像用4K画质拍凋零的花,越鲜艳越显凄凉。诗人用"调笑"为题,实则是苦笑——笑多情总被无情恼,笑年少不知愁滋味。
毛滂
毛滂(1056——?约1124), 字泽民,衢州江山石门(今浙江衢州)人。北宋词人。生于“天下文宗儒师”世家。父维瞻、伯维藩、叔维甫皆为进士。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,北宋元丰二年(1079),与西安(今浙江衢州)赵英结为伉俪。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“豪放恣肆”,“自成一家”。元祐四年(1089)所作《惜分飞·富阳僧舍代作别语》小词结尾“今夜山深处,断魂分付潮回去”,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“语尽而意不尽,意尽而情不尽”。有《东堂集》十卷和《东堂词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