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城门死

高堂信逆旅,怀业理常牵。玉匣方委榇,金台不复延。

挽声随径远,萝影带松悬。讵能留十念,唯应逐四缘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《西城门死》探讨了生命短暂、世事无常的主题,用平实的意象传递深刻的哲理。

前两句"高堂信逆旅,怀业理常牵"说人生就像住客栈般短暂,但人们总被世俗事务缠身。用"住客栈"比喻人生漂泊,暗示我们常常忘记生命的临时性。

三四句"玉匣方委榇,金台不复延"形成强烈对比:华美的玉匣(象征富贵)最终变成棺材,黄金台(象征功名)也无法延续生命。说明荣华富贵终成空。

五六句"挽声随径远,萝影带松悬"描绘送葬场景:哀乐声沿着小路远去,藤萝影子在松树上摇晃。用声音和光影的飘渺,表现生命消逝的不可挽回。

最后两句"讵能留十念,唯应逐四缘"是核心感悟:人留不住任何执念(十念),只能顺应因缘变化(四缘)。这是佛教思想的生活化表达,劝人看淡得失。

全诗用"客栈-棺材-送葬"这条线索,把抽象的生命哲理变成可感的画面。没有说教,而是让读者从具体场景中自己体会:与其执着虚名,不如顺应自然。这种将深刻思想融入日常描写的写法,正是古诗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庾肩吾

庾肩吾(487-551),字子慎,一作慎之。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省)人。世居江陵。初为晋安王国常侍,同刘孝威、徐摛诸人号称“高斋学士”。简文即位,进度支尚书,有集十卷。历仕太子中庶子、进度支尚书、江州剌史等职,封武康县侯。工诗,其诗雕琢辞采,讲究声律。胡应麟称其诗“风神秀相,洞合唐规”。《书品》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,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、隶书家共128人,按品位分高、中、低三等,每等再分上、中、下三级。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,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,区分优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