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岁 和潘静淑夫人韵,慰湖帆翁悼亡(一九三九年)
镜奁潮汐,泪汛迷昏晓。
风雨过,秋声早。
梦痕珊架畔,吟思灯花闹。
谁能料,倚阑人比花先老。
焦尾慵重抱。
心事金徽恼。
掩新颦,温旧笑。
平生侬与汝,千百闲花草。
伤心月,为谁来照孤樽倒。
风雨过,秋声早。
梦痕珊架畔,吟思灯花闹。
谁能料,倚阑人比花先老。
焦尾慵重抱。
心事金徽恼。
掩新颦,温旧笑。
平生侬与汝,千百闲花草。
伤心月,为谁来照孤樽倒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是作者在1939年为安慰好友吴湖帆(号湖帆)悼念亡妻潘静淑而写的。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丧妻之痛,字里行间充满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的抚慰。
上阕开篇用"镜奁潮汐"比喻眼泪像潮水般涌出,从早到晚流个不停,展现丧妻后以泪洗面的悲痛。"风雨过,秋声早"暗示妻子去世得突然,就像秋天提前到来。接着回忆妻子生前在花架旁的身影、灯下吟诗的温馨场景,最后发出"谁能料,倚阑人比花先老"的感叹——谁能想到赏花的人会比花更早凋零。
下阕写丧妻后的生活变化。"焦尾慵重抱"指没心情弹琴(焦尾是名琴),"心事金徽恼"说琴弦都似乎在烦恼。想强颜欢笑却只能"掩新颦,温旧笑",勉强回忆往日的笑容。"平生侬与汝,千百闲花草"是点睛之笔:在丈夫心中,妻子远比世间万千花草更珍贵。结尾"伤心月,为谁来照孤樽倒"用月亮照着独饮的画面,将孤独思念推向高潮。
全词妙在: 1. 用日常物品(镜子、花架、灯花、琴)承载深情 2. 对比手法突出伤痛(人比花老、新笑不如旧笑) 3. 把抽象的感情具象化(眼泪如潮汐、琴弦会烦恼) 4. 最后用月亮见证孤独饮酒的场景,余韵悠长
这种将深沉情感融入生活细节的写法,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:最痛的思念,往往藏在最平常的事物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