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字令·访吴亮公先生灵隐不遇,遂陟韬光北高峰
晓雾初晴山近远,一掐秋痕明灭。
鲁国灵光,齐都祭酒(亮公尝为吾县教授。),忽忽十年别。
双凫何处,此情吩咐蝴蝶。
幽境绕遍修篁,沧江纵目,人去楼空屹。
咫尺高峰云树拥,下瞰群山齐伏。
卧石疑羊,松声惊雨,泉赏银沙洌。
洞天清福,会来消尽华发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描述了作者访问吴亮公先生灵隐寺时未遇,转而攀登北高峰的所见所感。我们可以逐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。
几番风雨,便匆匆、谢了荷花时节(是日立秋,先三日大雨。) 开头几句表达了一个秋天的景象,前几天下了雨,立秋了,荷花在风雨中凋谢了。这里借荷花的凋谢,象征美好的时光匆匆流逝,为整首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。
晓雾初晴山近远,一掐秋痕明灭。 早晨的雾气散去,山景开始清晰可见,秋天的痕迹在晨光中忽明忽暗。这句描绘了秋天清新的景色,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。
鲁国灵光,齐都祭酒(亮公尝为吾县教授。),忽忽十年别。 吴亮公曾经是作者故乡县学的教授,作者感叹与他的分别已有十年之久。这里显露出一种对故人的怀念之情。
双凫何处,此情吩咐蝴蝶。 “双凫”是吴亮公的别号,作者询问吴亮公如今身在何处,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。为了表达这种思念,作者将情感寄托在蝴蝶身上,仿佛蝴蝶可以传达这份情感。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,情感表达含蓄而深远。
幽境绕遍修篁,沧江纵目,人去楼空屹。 作者在山中四处寻找,山林间的竹林环绕,望着远处的江水,发现吴亮公已经离去,只剩下空荡荡的楼阁。这几句描绘了吴亮公曾经居住的地方,表达了对旧友离去的感慨。
咫尺高峰云树拥,下瞰群山齐伏。 作者站在高处望去,近在咫尺的高峰被云雾缭绕,俯瞰之下,群山都显得低矮。这里不仅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,也暗示了作者内心起伏的情感。
卧石疑羊,松声惊雨,泉赏银沙洌。 作者在石头上躺着休息,仿佛变成了羊,远处的松林仿佛在雨中发出声响,清澈的泉水在银色的沙石中流淌。这几句描绘了静谧而清新的自然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洞天清福,会来消尽华发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喜爱,认为在这样的美景中,能让人忘记岁月的流逝。这里也是对吴亮公的怀念,希望能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。
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。